关于玮创 玮创定位 质量与服务 销售条款 公司资讯

资讯动态>>资讯

  在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中,标准化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,对于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也起着重要作用。但哪里需要标准?为了达成标准我们又需要做哪些操作呢?通过下面几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:

一、我们为什么要有标准?
标准与生产的四个关键指标——安全、成本、质量和交付时间紧密相连。它们的存在,旨在改善至少一个指标,使过程或产品更加一致和完善。这种持续改善的精神,是追求完美的体现。例如,在自动化生产线上,一个操作实现标准可以减少机器故障,提高生产效率,同时确保员工安全。

二、哪里需要标准?
制定标准的目的在于使公司变得更好,改善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关键指标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,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以下4个方面:
1. 安全标准: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,减少事故和停机时间。
2. 成本效益标准:通过优化流程降低成本,提高资源利用率。
3. 质量控制标准: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,减少返工和废品率。
4. 交付时间标准:缩短生产周期,快速响应市场需求。
比如,通过理论培训和岗位培训,实现标准化作业,员工操作不出错或不漏掉某个步骤,管理者能够确认标准被正确执行。这样的标准化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还提升了产品质量。

三、如何确认标准的执行?
标准的执行可以通过生产进度、效益和员工的整体配合度来判断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,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确认:
1. 监控系统:使用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跟踪生产进度和机器性能。
2. 数据分析: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,评估标准执行的效果,如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变化。
3. 员工反馈:员工是标准执行的直接参与者,他们的反馈对于确认标准执行至关重要。
通过这些方法,我们可以确保标准不仅被制定,而且被有效执行,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化。

标准是自动化生产线改进的关键之一。拥有一些高质量的标准比有很多低质量的标准要好得多。将标准作为问题解决工具的一部分,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的产线进行生产,实现数量和质量两手抓!
image.png


隐私声明 服务协议 COOKIES Copyright©2012-2019 www.vitransfer.cn 粤ICP备19077809号